蓝天映衬下的古城
3 /6

蓝天映衬下的古城

大同黄花   又有不同
3 /6

大同黄花 又有不同

航拍大同市美术馆
3 /6

航拍大同市美术馆

大同古城
3 /6

大同古城

村庄里,漫天遍野厚植绿。
3 /6

村庄里,漫天遍野厚植绿。

富裕大同如何“炼成”?

煤炭、云冈石窟、黄花……说到山西大同,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记忆印记。

曾为“两朝重镇、三代京华”的大同,是“煤都”亦是“古都”。如今的大同已大为不同,正不断破除煤炭依赖,深挖资源优势,统筹推进生态建设、经济转型发展、提升城市品质等,绘制一幅美丽、富裕、幸福大同新画卷。

经济强、企业壮、百姓富的画卷在塞北大地徐徐展开,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富裕大同正加速炼成。

特别推荐

转型蹚新路 大同在行动

幸福大同正款款走来

大同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档升级,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,不断提升文化供给力、影响力和创新力,让幸福大同成为人民群众的直观感受,让大同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“形、气、神”兼具。 

公共文化服务正在成为这里的民生之基、幸福之本。城市品质的提升、社会保障的强化、文化自信的增强真真切切地提升了大同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[详细]

大同 博物馆串起一座城

展陈、修复精美文物,探索博物馆“总馆+分馆”模式,将文物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和日常生活……山西大同立足自身特色,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建设“博物馆之城”,呈现深厚的历史底蕴,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大同,让城市成为一座“没有围墙的博物馆”。 

作为元代景德镇窑艺术珍品,它被誉为瓷枕文物里的“王者”,也是大同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。[详细]

从“有形”到“有神”,幸福大同正款款走来

如今的大同已大为不同,正不断破除煤炭依赖,深挖资源优势,统筹推进生态建设、经济转型发展、提升城市品质等,绘制一幅美丽、富裕、幸福大同新画卷。 

近年来,大同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档升级,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,不断提升文化供给力、影响力和创新力,让幸福大同成为人民群众的直观感受,让大同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“形、气、神”兼具。[详细]

大同黄花 又有不同

黄花菜,学名萱草,又称金针菜、宜男花、安神菜,古名为忘忧草。大同已有1500多年黄花食用史,600多年的栽培史。 

随着全市黄花扶持政策的不断推进,多方发力从种植、加工、品牌、市场等各方面推进黄花产业的发展,不断提高发展水平,“大同黄花”品牌价值逐步凸显。[详细]

乐享清凉夏都 大同云冈文化旅游季启动

古都美景正当时,清凉一夏到大同。 

本届云冈文化旅游季活动紧紧围绕“喜迎党的二十大”工作主线,以“游历文化大同 乐享清凉夏都”为主题,突出大同夏季避暑康养生态优势,瞄准文旅未来发展的前沿方向,举办聚焦文化古都、叫响清凉夏都、品味美食之都、徜徉魅力乡村、探秘大同长城、体验研学之旅六大板块38项大型文旅活动。[详细]

融媒产品

转型蹚新路 大同在行动

媒看大同

转型蹚新路 大同在行动

大同黄花:致富花开千万家

    莫道农家无宝玉,遍地黄花是金针。黄花本是大同地区农村房前屋后、院边坎外随意栽植的农家小菜,这几年却成了大同农民的“致富花”。2

       今年,大同市制定了《大同市2022年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》。通过夯实产业基础、优化保障服务、提升产业效益、强化市场营销、抓好文旅融合五个方面,并推行黄花产业链链长负责制,旨在全方位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,让黄花成为群众的“摇钱草”“致富花”。

2 / 7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
生态宜居

转型蹚新路 大同在行动

大同市护城河生态绿化带
大同市广灵甸顶山风电场
LOCAL202104272242000389457353726
在大同市阳高县管家堡粽子专业合作社,工人们正在赶制端午粽子。
在大同市阳高县云林寺大殿内,文保中心的技术员正在为彩绘雕塑进行除尘作业。
在大同市灵丘县花塔村,来自大同市曲艺家协会的艺术家为大家即兴表演。